首页 > 时政 > 特别策划 正文

让每一滴水都迸发出黄河国家战略先行力

——宁夏奋笔疾书高质量发展“水答卷”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15期 作者:本刊记者 李百军 发布时间: 2024-08-06 | 打印 | 字号:TT

屏幕截图 2024-08-06 151727.png

  人水和谐、城水协调的银川市金凤区。 闫院平/摄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郑州市主持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动员令。会议明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正式升级为国家重大战略。这标志着中华民族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任务,并强调“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宁夏,明确作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指示,为宁夏治水、节水、兴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实践路径。

  作为全国水资源最匮乏的省份之一,宁夏坚决扛起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任务,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先行先试,为黄河国家战略全面贯彻落实探索试点经验,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决打好全域“四水四定”主动战,在国家支持、顶层设计、改革创新、试点成果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宁夏正以积极奋进的姿态,奏响大河之治和高质量发展澎湃乐章的“高音部”。

  立柱架梁 布局“水文章”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先行区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宁夏以“四水四定”为先行区建设的基础性原则、先导性任务、战略性举措“破题”,积极构建完善“四水四定”管控体系,加快推进水资源刚性约束,着力破解高质量发展“水瓶颈”。

  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国家将“支持宁夏开展‘四水四定’先行先试”写入《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中,宁夏成为全国首个试点省份,也成为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全域实施“四水四定”的省份。

  宁夏以先行区建设为牵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研究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率先在省级层面出台“四水四定”实施方案,从产业布局、发展路径、政策保障等方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量水而行。同时,自治区以打造标杆、示范先行为突破路径,因地制宜选取银川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7个试点,构建“一地一特色一品牌”试点示范体系,以点带面探索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经验。

  2022年4月,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报送〈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送审稿)的请示》。2024年5月,宁夏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创新实践案例作为全国水利系统和宁夏唯一典型案例,入选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

  节水优先 提升“水效益”

  盛夏,走进中卫市海原县,处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西安镇的万亩小茴香长势喜人,关桥乡的瓜棚飘出阵阵清香,香瓜陆续出园运往全国各地,海城镇连片种植的马铃薯秧苗郁郁葱葱。

  “现在有了黄河水,瓜果蔬菜都种起来了,每亩节水200多立方米,水费降低近40元。”西安镇潘家湾村种植户杨彦军兴奋地说。

  2022年5月,中部干旱带海原县西安镇供水水源工程开工建设,随着工程的建成投用,海原县西安、海城、关桥3个乡镇的12万亩农田中,灌区作物如愿以偿“喝”上了黄河水。

  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关键是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自治区水利厅水资源管理处副处长李海霞告诉记者:“因地制宜,高质量落实‘四水四定’,我们在选择先行先试地区时,联合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开展关键问题研究,根据各地区实际,量身打造不同的主攻方向。”几年来,宁夏严格实行黄河水、地下水、非常规水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实现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全链条监管。目前,沿黄小型取水口全部办理取水许可,26个中型灌区取水管理全部规范,全区取水总量持续控制在国家分配指标范围以内。

  宁夏实行农业灌溉超定额用水加价收费,工业、服务业超定额(计划)用水累进加价收费,不断强化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成效。建立节水评价制度,不符合先进定额标准、不符合黄河流域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要求的项目,新增取水许可一律不予审批。“十四五”以来,宁夏退出高耗水工业产能720万吨。

  近年来,宁夏深入实施农业节水增效,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和高效节水农业“三个百万亩”工程,规模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614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79,首次超过全国平均值。全面推进工业节水减排,出台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工业园区地方标准,累计建成3家节水型园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作为西北唯一入选化工园区列入全国“绿色工业园区名录”。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5个地级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节水器具全覆盖,60%的高校建成节水型高校,城镇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8.8%,万元GDP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改革开路 激活“水动力”

  2023年,经四川、宁夏两省区水利部门的磋商和努力,在水利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指导下,宁夏以每年500万立方米、单方水1.20元的交易价格,购得四川省2024—2026年节余的1500万立方米黄河用水权,完成了跨省域水权交易全国第一单,实现了黄河之水在川蜀天府和塞上江南间的双向奔赴。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称,宁夏持续深化用水权改革,完善政策体系、激活水交易市场,通过创新、探索和实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困扰,两省区完成跨省域水权交易全国第一单,是足以写入中国治水史的。

  先行区建设几年来,宁夏聚焦确权、定价、赋能、入市4个关键环节,深化用水权改革,着力打造市场主导、政府调节、社会参与的资源配置新模式,推动水资源向先进生产力、高效益领域流转。严格落实“有多少汤泡多少馍”的要求,全面完成工农业确权,实现用水权“总量管控、定额分配、适宜单元、管理到户”。在全国率先实行工业用水权有偿取得,新上项目用水权全部通过交易取得。农业灌溉全域执行末级渠系水价,95%的县区实行城镇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同时,积极出台金融支持、贷款贴息、收益分配等支持政策,创新推广“银政”“银保”“银担”多元合作模式,形成了“水银行”“水权交易+供水收入”“合同节水+水权交易”等改革亮点,多家金融机构开展用水权质押、授信、贷款6.46亿元,推动水资源向“水资产”转换。打通市县间、灌域间、行业间、用户间和不同期限的水权交易通道,“十四五”以来累计交易339笔、水量2.53亿立方米,水权市场活跃度、交易量等均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实现了水资源从“无足轻重”到“炙手可热”、从“闲置低效”向“增值高效”转变。

  宁夏成为黄河流域第一个与上下游省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省份,在全国率先制定节水评价技术导则。

微信截图_20240807091843.png

泾源县深入实施“四水四定”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固原市委宣传部供图

  夯基蓄势 强化“水保障”

  2023年3月22日,在联合国水大会“水资源、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上,宁夏“互联网+城乡供水”经验被分享到全世界。这一改革创新之举让西海固农村居民实现了从“喝水难”到“有水喝”、从“喝上水”到“喝好水”,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供水服务,探索出一条农村供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先行区建设几年来,宁夏主动融入国家水网、建设省级水网、织密市县水网,按照“一河三山、三纵两横、两域四带”的“金凤衔玉带”布局,联网、补网、强链,系统谋划推进各层级水网协同融合。基本建成以现代化灌区、城乡供水一体化、现代化防灾减灾和河湖生态保障体系为重点的现代水网体系,工程水网年实际输配黄河水60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729万城乡居民饮水、粮食生产“二十连丰”和生态、产业用水安全。宁夏被水利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省级水网先导区,成为西北唯一一个、黄河流域第二个全国省级水网先导区。

  全力推进“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区建设,相继实施银川都市圈城乡东线、西线供水和清水河流域、中卫市城乡供水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让群众吃上了放心水、安全水、幸福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91%,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和31%。

  几年来,宁夏率先在全国探索开展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实施青铜峡、固海及盐环定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推广农业先进节水技术,建立“投建管服”一体化新模式。国家数字孪生水利算力枢纽节点、全国首家灌区测控一体化闸门检测基地落地宁夏。青铜峡灌区汉延渠灌域和隆德县渝河灌区被水利部列为数字孪生灌区试点。利通区成为全国10个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县之一。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正以先行区建设为牵引,以“四水四定”破题先行先试,逐步探索一条城水协调、地水相宜、人水和谐、产水适配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李旭


>>><<<
【作者】:本刊记者 李百军
【来源】:《共产党人》第15期